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免费小说网 www.mfxs.org,最快更新万历三大征最新章节!

    王锡爵请辞归故乡,万历帝怒罢顾宪成

    内阁首辅王锡爵自癸巳京察以来种种事件使得阁部矛盾日渐加深,王锡爵饱受非议、屡遭弹劾,自万历二十一年至万历二十二年每日都有弹劾奏疏,欲推政务十出六阻,彼此争斗不休,王锡爵多次补救疏通,无奈早已成见过深,王锡爵渐感无力,名誉渐跌从而心生退意。多次上疏请辞皆被万历皇帝挽留。此次王锡爵再次上疏请辞,万历皇帝召见。

    万历皇帝宽慰道:“阁老何必如此耿耿于怀,万事自有朕给你做主,阁老身负奇才,深受朕的重托,岂能受闲言碎语便一走了之?如此哪里还有首揆的样子,还是说你对朕也有猜疑?”

    王锡爵伏地答道:“老臣万万不敢,臣无时不感念皇上对臣的厚恩,终此一生也难以报答。皇上对臣所请无有不准,臣唯有全心报效,至死方休。只是是臣疏漏,处事不周,百官对臣成见过深,连累皇上圣名。臣见皇上处处为臣而与言官对立,臣实不忍心,更不忍皇上由此遭受史书抨击。臣苦思多日唯有臣离去才能两全。”

    万历皇帝苦心再劝:“朕还想将朕的皇子交由阁老辅导,盼望阁老能为朕培养出一位圣君,在朕百年之后再出明君。朕需要的能继往开来,与朕同心之臣。朕原以为阁老正是这样的人,现在却要离朕而去,令朕百感交集。”

    王锡爵答道:“臣知皇上喜爱皇三子,臣不愿看到皇上与群臣因此交恶,臣也盼望皇上有朝一日也能对皇长子回心转意。皇长子生性敦厚,举止得当,并无罪过。年初皇长子终于出阁读书,满朝祝贺。人心难逆,皇上能准臣所请,臣感怀于心。”

    万历皇帝听王锡爵提及废长立幼,心生不快,挽留之意忽然之间荡然无存,厉声说道:“朕从无对任何一名皇子偏袒,朕宠郑贵妃,就认定朕宠皇三子,朕平日少与皇长子相见,迟不册立就认定朕欲废长立幼。其中缘由有谁真知?只要不合礼制就会给朕论罪,朕胸怀九州万方不予计较,他们倒变本加厉。阁老被非议至今,朕本想再护阁老,但既然去意已决,朕也不勉强,阁老可还有什么话要对朕说么?”

    王锡爵说道:“臣此前曾上劝录用人才疏及泰交用人二疏,伏望皇上准奏。如此可消臣之罪过也能全皇上圣德,使朝政免于无谓口舌争斗,隔绝党争,君臣和睦,人才尽为皇上所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天下之幸。大明盛世可绵延永存,皇上万寿无疆。若臣继续在此,臣之所愿不过幻影。臣去后自当日日为皇上祈福,为皇上献策劝谏,请皇上念在老臣多年尽心事君,请准许老臣告老还乡。”王锡爵连连磕头,万历皇帝亲扶起身,好言相慰,命送王锡爵出宫。

    万历回头看向张诚、田义、陈矩三人说道:“看看,连王锡爵也不堪言官弹劾,比起他们,朕才是受弹劾最多的,朕的臣子们能相继临阵而退,求明哲保身。但朕却还依然要面对每一日的狂风暴雨。”

    司礼监张诚领田义、陈矩跪劝:“主子息怒,请保重龙体,臣子怎敢辱骂君父,偶有几人目无君臣礼数,不需主子动怒,天下也难容他。主子是仁者明君,王阁老方才所言奴婢想着也是一条和睦朝堂的办法。”

    陈矩说道:“奴婢也赞同张公公,王阁老即便再有济世之才又怎能与主子的天子气度相比,王阁老屡遭弹劾,一年来奏疏如山,仍能看似平心静气,尽心国事,凡俗臣子能到此境已是不易。”

    田义另有一事告知万历:“主子,慈宁宫那边传话来,太后已请王恭妃、郑贵妃、皇长子、皇三子于慈宁宫共会,说是无事闲聊,并请主子过后前去。”万历皇帝一听大惊,心想太后将皇长子朱常洛及皇三子朱常洵的生母都聚在一起必定是有所考虑,万历帝担忧郑贵妃母子便急忙往慈宁宫向太后问安。

    万历帝匆匆赶至慈宁宫向李太后问安。李太后正给俩皇孙逗乐。见万历帝来后李太后说道:“皇上坐吧,这今天啊也没什么事,就是见天无事才想起啊总该见见聊聊,不然每逢节庆,繁文缛节也说不上几句话。身心疲累,还是趁着平时就空闲的时候就一起说说话,皇上也能解解乏。这皇孙能陪陪哀家。”

    万历帝答道:“母后所言极是,儿臣一旦闲暇必来侍奉母后,平日里就让皇孙作伴。郑贵妃也能侍候身边。”李太后说道:“皇上每天日理万机,能记得来看看哀家也就够了。平日劳累之后也就郑贵妃在伴驾,郑贵妃劳苦功高,不需要再到哀家这来。哀家有两个孙子还有王恭妃伴于左右就好,这王恭妃是皇长子的生母,却还未成皇贵妃,总有人闲言说三道四,哀家早已明令宫中,皇上自有打算,怎会不顾礼制。哀家也跟恭妃说呀,这皇贵妃迟早而已,在哀家心中她早已是了。”

    王恭妃谢道:“多谢太后垂爱,皇上并未亏待于我,请太后对流言切勿放在心上,皇长子已经修学已久,还请皇上能考察功课。”王恭妃于是让皇长子朱常洛背诵所学篇章,万历听后说道:“可见学业用功,只是初学不久,还需再多巩固,待明年朕再考察学业不迟。”

    郑贵妃则大加称赞:“皇长子果然是用功刻苦,这么长的篇章能够背诵实在是难得,皇上应当嘉奖才是。不过这常洵可一直想着向兄长学习呢,这刚刚来拉着我说也要背上几句。皇上,太后不如也听听,当做一乐。”

    万历惊异,便立刻让朱常洵也来背诵,朱常洵并未像朱常洛一样刻苦用功,而且年纪幼小,只能背诵五六句而已。万历大喜:“如此幼*童竟能当场速记,实在是天资聪颖,有过人之能!应当重赏。”

    李太后问向两个皇孙认为他俩谁应当获得赏赐?朱常洵答道:“父皇方才说要重赏我呢!但是我不知道赏什么?不如就赏我一条大鱼!”万历不解为什么要赏大鱼?郑贵妃答道:“前些时日总听臣妾将上天有好生之德,总有放生举动。他一娃娃听臣妾讲的放生大鱼生动有趣,便这几日一直想着要放生大鱼,可一时间哪有那么大鱼给他放生啊,正好今日有赏,不如就请皇上恩赏一条大鱼让朱常洵放生入水。”

    万历欣喜:“天家子孙当有此仁德,小小年纪便已懂得这些实在难得,上天也会为大明祈福,朕这就赏你一条大鱼!”郑贵妃及朱常洵当即跪拜谢恩。李太后问朱常洛是否也认为该赏朱常洵,朱常洛答道:“回皇祖母,孙儿以为如何赏赐并非孙儿们可以做主,也并非孙儿们可提,父皇无论赏谁都好,谁得赏也都是天恩所赐。”

    李太后又问王恭妃意见,王恭妃只答但凭万历做主,李太后笑道:“这事不需要皇上做主,要赏就两个一起赏,哀家的孙儿都如此优秀,哪能厚此薄彼啊,而且这长孙倒还懂得谦让,这书读的是不错,明日师傅们也该行赏。”万历帝立刻招来司礼监准备颁赐赏物。

    李太后又问朱常洛和朱常洵可知洛与洵的含义,朱常洵答有诚的含义,郑贵妃说道:“洵有情兮,洵美且异,这都是诗经中的章句,取义洵足,可见皇上真是一片苦心。”

    太后又看向朱常洛,朱常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