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免费小说网 www.mfxs.org,最快更新万历三大征最新章节!

    安流民官府助还乡,劝农桑功成正风俗

    正在钟化民及张一元苦等之时,当代名医张守仁,杨济时携弟子以及徐春甫的一体堂宅仁医会纷纷赶来。钟化民大喜过望,急出门相迎。见杨济时说道:“久闻杨太医大名,您年事已高竟还赶至灾区实在令人感佩,只是担忧杨太医安全。”杨济时答道:“医者不避灾险,老夫确已老迈,但老夫今日所带之弟子已将老夫针灸之法尽数学会,可当大用。”

    张一元说道:“早就有所闻杨太医精于针灸,讲究脉证合参,审证求因,针药调摄之法极为出众,想来弟子定也是如此。”钟化民又对张守仁说道:“张先生也能到此本院实感荣幸,张先生精通药理,所研制的十八罗汉尤适用于劳力伤寒,肠胃疾患,名扬海内。灾民有救,河南有救。”张守仁说道:“大灾之后疫情必发,各地难免有所慌乱,审选良医我也愿助一臂之力。”钟化民拜谢。

    而一体堂宅仁医会也说道:“医会集海内名医数百人,闻河南大灾,特来救治灾民,愿为诸位效犬马之劳。”钟化民答道:“一体堂宅仁医会自建立以来便对医术医德有严格要求,广集各省名医,能来相助,灾民可再无忧虑。”随后又有南直隶、浙江一带的富商受内阁王锡爵、赵志皋、张位三相的委托往河南捐献巨款并运送药财。钟化民与张一元皆一一拜谢。

    万事俱备,钟化民及张一元便利用已重建后的惠民药局及慈善药局救助灾民,根据药方配置药材,发往各地。委托张守仁、杨济时及一体堂宅仁医会等善选良医并各自带领,大县选派二十余人,小县选派十余人,凡遇染病之人便对症施药,有一万余灾民救治良好。并再度上疏请求朝廷于灾后允许河南休养生息。

    医治灾民期间钟化民及张一元召集议事,钟化民说道:“据各府州县申报,医过病人已达一万三千一百二十名。杨老与本院说,久病之后,其神必伤。如再植之木,其根必损,想要使元气恢复,神气渐完,并非旦夕可成。必须休养生息数年,然后才能恢复原态。本院与都堂已对此具文上奏,诸位也需牢记于心。”

    巡抚张一元说道:“此前有一些州县官吏为了讨好当地富户或收受贿赂,擅自将完好熟田报为灾田申请救助,抢夺灾民救济钱粮。克扣赈银,盘剥灾民,嫌贫爱富,将公家储备尽给市井游食之徒、富家大户之主。而乡邻灾民,终日未见一粒粮米。罪无可赦!这些人都已一一查清,就地正法,希望诸位严令有司引以为戒。”

    钟化民再言:“人心有欲望,见利则忘义,朝廷百万银两是为救济中州苍生。而散发官员对此垂涎,多欲染指。或偷换或掺沙土,或做假偷运,花样百出。层层贪污如何能平复灾情。法网严密,却仍不惜以身犯险,奉劝诸位切勿因小失大。”众官领命。

    巡抚张一元继续说道:“接下来需准备赎还妻儿,流民复业。中州割人食肉,至亲不能互保。苟图活命,贱卖他人,发妻子女飘零异乡,原非少恩,实出无奈。如今灾情逐渐稳定,有司即刻尽行救赎,清查买卖详情,出资赎其子女还父,赎其弟妹还兄,赎妻还夫,各州县据实回报,不得有误。另外将已死者着各乡掩埋尸骨,需入土为安不得任由暴尸荒野,此将安定民心。凡掩一尸,给工食银三分,衬席银两分,各乡义冢一并效仿。”布政使领命。

    钟化民说道:“饥荒之后,幸留残命,小民无知,每以小忿逞颂,有司往往不能劝息。若行受理,审议之后或夺一家数月之粮,或绝一人数日之食,或死数家之命。当前惟以救灾为急务,不得轻易被分散精力,通令各府州县按旧例,尽停平常词讼,若涉大逆作乱者需速为审决,但不得连坐。灾民之中有一些不过是迫于生计铤而走险而被捕获,本无大碍,稍加训导便行释放。”提刑按察使领命。

    提刑按察使说道:“灾荒之年也有众多灾民落草为寇,其中有些不过是迫于无奈,时刻盼望归乡赎罪。而有些则趁机聚拢灾民,啸聚山林,出没山谷,打家劫舍,十分猖獗。这些人对与赈灾已成阻碍,这些贼寇是予以剿灭还是安抚?”

    钟化民说道:“总归都是迫于饥寒才至如此,本院愿遍历各寨与魁首相谈,使其知晓现在赈灾实情,若能立时解散,也能为赈灾出力。若是执迷不悟则立刻剿灭,到时还请提司派人护我左右。”

    按察使说道:“赈济使自可放心,提司中人尽可差遣,一切皆听奉号令。我也会知会都司备兵,除协助救灾外,此次抚匪也以备万一。”后钟化民领提司差吏从开封到汝宁、南阳等地亲自劝喻弃恶从善。

    钟化民开出布告:“圣天子万分哀恻汝等,寝食不宁,大发帑金。特敕本院到此,多方拯救。凡尔百姓,各有良心,乃是迫于饥寒,情出无奈。尔等宜相传说,圣天子九重悯念,遣官赈济,我等小民,何福顶戴?必有咨嗟流涕,焚香顶祝圣天子者。且粥厂散银之法,尔等具闻,必俟麦熟方止。尔等即时解散,便做良民,若执迷不悟,自有法度,虽悔何及?今日正尔转祸为福之时,悟处便是乐土,迷处便是地狱。始迷终悟,便化地狱为乐土,而须前思祖父,后念子孙,中保身命,莫待后来追悔。”钟化民又亲自出面教诲,多数山贼皆有感悟,纷纷放下兵器各归本土。

    通过医疗疾疫、赎还子女、掩埋骸骨、散盗禁讼等措施灾情日渐稳定,钟化民每次到粥厂巡视时,流民虽得赈济但仍日夜悲啼,有些许流民向钟化民哭诉说离乡背井,在外乞食,虽有赈济但情愿归家,只是身无分文,又担心沿途饿死。才不得已继续流落在外,盘踞粥厂。

    钟化民由此了解到各地灾民极愿归乡只是没有路费,于是官府开始清查流民,资助还乡,按地远近资助路费,有司开设印信注明原籍所在,所过州县给银三分,还乡后按票领取赈银,重操旧业。共计送还流民两万三千名。

    钟化民与布政使巡视各州县,各地虽然赈济及时,流民复业,但极缺可耕之具,以致满野荒芜。便向布政使问应当如何处置?布政使说道:“按照惯例灾后每户给牛两头,量给种子,审验院业田地给予耕种,优免粮差五年。但如今每户两牛实在开支太大,灾荒之年耕牛被饥民宰杀众多,难以按此配给。只能严勘荒芜土地,量给种子,按田地多寡统一分配耕牛。”

    钟化民说道:“此法很好,可解此困。如一县有牛百只,生息数十年可得子牛千只。为免再有私杀耕牛之事,官府需每年登记,永存民间。广生繁衍,使人有可耕之具,户无不垦之田。”布政使答道:“正是这样,各地能逐渐恢复耕作,这灾情平复也便指日可待。”于是官府照此实施,以使家徒四壁的的农民暂能重新耕种田地。

    与此同时官府开始施行以工代赈,开展重修书院、重修城镇、疏通河流、修筑堤坝等计工募民,每人每天得谷三升,既可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