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免费小说网 www.mfxs.org,最快更新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

; 大明皇宫之中,朱翊钧也是怒气勃发。

    “这个该死的丰臣秀吉,之前胆大包天不接受朕的册封,驱逐大明使者,朕还没有和他算账呢!”

    “好啊,既然这一次他还敢来,那朕就让他的倭国军队彻底留在朝鲜,再也别想走了!”

    听着朱翊钧的话,在场的几名大学士、司礼监大太监面面相觑。

    上一次出征,大明可以说是精锐尽出。

    但最后的结果也不过是收复了朝鲜一半的领土,就只能议和。

    这一次倭军又派了十多万人过来,朱翊钧哪里来的自信要全歼别人?

    内阁首辅赵志皋干咳一声,开口道:

    “陛下,兵部已经测算过了,这一次咱们最多只能派遣四万兵马。”

    朱翊钧闻言,顿时大怒。

    “混账东西,怎么比上一次还要少了一万?”

    上次大明可是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急急忙忙地抽调,最终后勤只能支撑五万人,情有可原。

    都有了前车之鉴,怎么就一点准备也没有?

    赵志皋无奈地请罪了几句,这才委婉地开口。

    “主要是兵部那边觉得,短期内朝鲜不会再爆发战争了。”

    朱翊钧愣了一下。

    兵部怎么敢私自做出这种判断?

    等等。

    朱翊钧突然想起来了。

    不是兵部,而是朱翊钧自己!

    在上次议和成功后,朱翊钧自信满满地说,倭寇最少二十年内不敢再对朝鲜动什么歪念头了。

    有了朱翊钧这番话,兵部可不就得照做吗?

    朱翊钧咳嗽一声,掩饰掉脸上一闪而逝的尴尬,开口道:

    “先通知朝鲜那边抵挡一段时间,出兵四万就四万吧,尽快就行!”

    赵志皋答应下来,又询问道:

    “陛下这一次准备委派何人作为主将?”

    朱翊钧立刻陷入沉吟。

    第一个出现在朱翊钧脑海中的名字当然是李如松。

    不可否认,上一次的朝鲜战争李如松确实犯下一些失误,如在碧蹄馆之战中以身犯险差点死在前线。

    但也有平壤之战的正面大胜,偷袭倭军龙山粮仓更是神来之笔。

    总体而言,瑕不掩瑜。

    而且李如松和倭国打过一次,对倭军也非常熟稔。

    从正常的角度来说,李如松是最合适的。

    但朱翊钧并不想要李如松出征。

    李如松的老爹李成梁威震东北三十年,如今东北边军各个将领都是李成梁当年的属下。

    由于地理原因,出兵朝鲜的主力部队只能是距离最近的东北边军。

    这要是让李如松第二次统帅东北边军拿到对倭国的胜利,岂不是又再造出第二个李成梁?

    朱翊钧思考了一会,开口道:

    “这一次以麻贵作为总兵官吧,上次的哱拜之乱麻贵的表现不就很不错嘛。”

    “哦对了,前两年他不是还把鞑靼人打得落荒而逃么。”

    “嗯,再让山东右参政杨镐为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

    “以兵部侍郎邢玠为尚书,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经略御倭。”

    “就这样吧。”

    对于朱翊钧的一言堂,在场的众人都已经习惯。

    赵志皋本就是老好人,不然也不能在这几年稳坐内阁首辅之位。

    别忘了,国本之争现在还没结束呢!

    至于司礼监那边,几个大太监更是被朱翊钧捏得死死的。

    司礼监的权力是“批红用印”,这个权力说大非常大,但说小也非常小。

    主要因素,就在于皇帝批奏折勤不勤快!

    假如皇帝批奏折很勤快,每个奏折都亲自看过票拟然后批红,那司礼监的太监们除了给朱翊钧磨墨打下手,奉命用印之外,什么也干不了。

    但如果皇帝非常懒,平日里压根不看奏折,大部分奏折都由司礼监大太监们负责决定是否批红用印,那这些司礼监大太监就相当于是短暂借用了皇权,自然牛得不得了。

    很不巧,朱翊钧亲政至今,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喜欢亲自批阅奏折的皇帝。

    即便是国本之争和大臣们闹翻了,不再上朝接见朝臣了,朱翊钧依旧还坚持批奏折。

    唯一和以前不同的就是,所有和国本之争有关的奏折会被朱翊钧要求司礼监提前选出来,丢到没人注意的角落去。

    所以终万历一朝,始终没有出现像王振、刘瑾那样权势滔天的司礼监大太监。

    至于冯保,冯保得势的时候朱翊钧还没亲政,负责批奏折的是朱翊钧的亲娘李太后。

    李太后一个平民出身的女子,很多时候见识不足,需要仰仗别人的经验。

    在隆庆朝就已经进入司礼监,有处理政务经验的冯保就获得了大量奏折批红的机会,才能如此具有权势。

    别看万历皇帝不上朝,但这皇权他可是稳稳抓在手里,一天也没放手过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对年少时被李太后、冯保、张居正等人各种摆布的叛逆。

    【虽然战略上依旧没有重视倭国,但大明毕竟已经有过一次抗倭经验,故而在当年五月份,麻贵就已经率领三万多明军进入朝鲜。】

    【就在明军紧锣密鼓地准备抗倭时,倭国方面反而自己出现了问题。】

    【在驱逐了大明册封使者不久后,年老的丰臣秀吉做出了一个让人非常不解的决定。】

    画面中,一名成年男子悲愤大喊。

    “丰臣秀吉,我就算是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就死了。

    【丰臣秀吉处死了自己的长子,已经成年并有一定辅政经验的丰臣秀次,改立刚刚出生还不到两岁的次子丰臣秀赖作为继承人。】

    “啊?”看到这里,金幕面前历朝历代的华夏皇帝们都震惊了。

    【汉高祖刘邦:朕没看错吧,立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当继承人?】

    【光武帝刘秀:而且还是在长子健在的情况下?】

    【隋文帝杨坚:就算要废,也应该是等次子成年吧?】

    几乎所有皇帝,都无法理解丰臣秀吉的想法。

    【汉武帝刘彻:这丰臣秀次看起来没有四十岁也有三十多岁了,正是年富力强适合接班的时候,要多蠢的人才会把这种年纪的儿子给逼死啊。】

    各种吐槽充斥着弹幕。

    【明太祖朱元璋:不管怎么说,丰臣秀吉居然做出了这么昏庸的事情,对大明是好事,哈哈哈。】

    朱翊钧这部盘点视频播放到现在,并没有丰臣秀吉正面出战过的影像资料。

    但正所谓,见微知着。

    单单看之前倭军和明军战斗中体现出来的水准,就能明白,一手调教出这支军队的丰臣秀吉,的确是一代枭雄。

    别看之前朱元璋疯狂吐槽倭国是什么村战。

    但在内心之中朱元璋很清楚,倭国的军队确实是有实力和大明军队在朝鲜一争高下的。

    现在看到丰臣秀吉自己玩脱了,朱元璋内心之中当然是非常高兴。

    但朱元璋高兴还没半分钟,又一条弹幕跳了出来。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朱元璋,你高兴啥?丰臣秀吉当然是快死了,但你的大明也马上就要完蛋啦。】

    朱元璋表情瞬间僵硬,脸上的笑容一点点地消失了。

    大清世界之中,胤禛好奇地开口。

    “皇阿玛,您不是一向都以宽仁为主么?”

    这句话潜藏的意思是,为啥皇阿玛您一个宽仁之人,总喜欢发弹幕怼朱元璋呢?

    康熙摸着白须,微微一笑。

    “别的朝代当然是无所谓的,毕竟朕现在也决定要让大清满汉逐渐融合了嘛。”

    “但大明,哼……就现在,大清每年还能抓到一大堆喊着反清复明的蠢材呢。”

    “不狠狠地骂几句朱元璋,朕怎么能出得了这口气?”

    胤禛哑然,但也懂了。

    其他朝代的皇帝,和大清之间并没有什么过节。

    可大明不同!

    由于大清之前的“满蒙一体”国策,满人和蒙古人是一等人,汉人实际上是二等人。

    当然大清没有像大元那么离谱,直接把这种等级制度用律法的形式规定出来。

    但没有明文规定是真的,潜规则的歧视也是实实在在的。

    汉人又不是傻子,你大清朝廷歧视我们,我们当然希望回到汉人不被歧视,能当家做主的大明王朝啊。

    这也是为何有清一朝,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各种组织屡禁不绝的原因。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杀掉长子丰臣秀次之时,丰臣秀吉已经是五十八岁的年纪了,在那个时代属于是随时都可能会去世的老者。】

    【这种废长立幼的诡异操作,不可避免地让倭国内部产生了一定的动荡。】

    【丰臣秀吉本以为自己大权在握,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但事实是,他一月份就已经开始调集兵马前往朝鲜,可足足五个月之后的六月份,倭国的第一批先遣军才抵达了釜山。】

    【这无疑给大明和朝鲜方面有了更多从容准备的时间。】

    画面中,出现了大明主帅麻贵。

    麻贵虽然姓麻,但脸上干干净净的并没有什么麻子。

    他整个人身材高大威猛,满脸的络腮胡更给人一种北方男儿豪放不羁的洒脱感。

    麻贵环视在场众人一眼,目光炯炯地安排任务。

    “我亲自领一万七千人驻守汉城。”

    “杨元,你率辽东骑兵三千驻守南原。”

    “陈愚衷,我给你两千人。你的任务是守住全州,与南原军互相呼应。”

    “吴惟忠,你带四千南方兵进至忠州,注意倭军动向。”

    “茅国器,你带麾下三千人屯星州,控制岛岭、秋风岭。”

    在麻贵的身旁,还站着一个人。

    【大明右佥都御史、经理朝鲜巡抚,杨镐。】

    按照朱翊钧的安排,麻贵负责领兵作战,杨镐负责后勤以及和朝鲜人接洽各种事务。

    一个主前方一个主后方,两人实际上是平级。

    不过,大明“以文制武”的思想自从土木堡失败后就尘嚣甚上,假如杨镐和麻贵发生争执并禀报朝廷,那杨镐的意见九成会被支持。

    但就是这么一个地位的杨镐,此时却非常安静,好像一个普通将军一样坐在那里,听着麻贵的安排。

    这还真不是杨镐低调谦虚,而是因为就在不久之前,作为参政的杨镐和副将李如梅一道开出边塞作战,丢失了十员军官和一百六十多名士兵。

    如果换做一个武将,轻则免职,重则流放,甚至可能脑袋搬家。

    但杨镐作为文官的一员,那就屁事没有。

    不仅如此,杨镐兵败之后没几个月,这不倭国又来入侵了。

    杨镐作为文官之中难得的有打仗经历之人,立刻就被弄来朝鲜战争立功了。

    这就叫做——能力再大也没用,出身好才是真的好。

    作为科举进士,文官集团的一员,待遇就是和那些只知道打仗的粗鄙武将不一样!

    好在杨镐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羞耻心的,刚刚打完败仗不久的他也不敢仗着文官的身份,对麻贵这种边疆宿将指手画脚。

    杨镐的想法也很简单,那就是来朝鲜这边学习一下经验,有机会的话自己找个分战场上个手。

    等朝鲜这边打赢了,杨镐这资历也有,能力也有。

    下次大明再有战事,舍我其谁?

    麻贵当然不知道杨镐的内心之中这么多戏,依旧在认真地做着安排。

    “无论是从陛下的旨意,还是从朝鲜的实际情况来看,御敌于朝鲜国门之外都是不可行的。”

    众人对麻贵这个分析都没有任何意见。

    朝鲜可是个三面环海的半岛啊,倭国的登陆地点选择没有一百个也有五十个。

    这又不是现代,什么几千上万吨的钢铁大船比比皆是,必须要深水良港。

    就这个时代倭国的木制帆船,随便找个水深点的地方都能登陆,无非就是更大的码头能登陆更快一点罢了。

    麻贵清了清嗓子,继续道:

    “咱们的战略部署是,各军据守本部要塞,待等待邢总督率领的大军!”

    “邢总督的大军预计是四万人,再加上咱们的三万人和朝鲜的兵马,数量上应该也和倭军差不多了。”

    “届时,咱们立刻转入战略反攻,由南原、忠州发动钳形攻势,最终在釜山会合,全歼朝鲜境内所有倭军!”

    麻贵有条不紊地安排完毕,众人也纷纷领命而去。

    【就在明军紧锣密鼓地安排着防守的时候,倭军方面也开始陆续登陆朝鲜。】

    【但这个时候的倭军,已经和之前第一次入侵朝鲜的倭军不可同日而语了。】

    夜色中,倭军第二军团指挥官小西行长带着几名亲卫,走在大营之中。

    突然,他放慢脚步,悄悄地靠近了某座有声音传出的帐篷,听着里面几个倭军士兵的交谈。

    “有没有搞错啊,才刚刚结束战争没有两年,为什么我们又来到朝鲜这个鬼地方?”

    “就是,关白究竟在想什么呢?有明朝天兵在,我们不可能灭掉朝鲜的,只会死在这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关白肯定是老糊涂了,要不然怎么会把丰臣秀次大人给杀掉呢?那可是他最出色的儿子。”

    “我和你们说,咱们接下来也别傻傻的送命了,等上了战场尽量往后躲,该跑就跑吧。”

    小西行长的儿子小西飞在一旁听得勃然大怒,忍不住握住腰间刀把,道:

    “父亲,我进去杀了这几个畏战的混蛋。”

    小西行长一把按住小西飞的手,摇了摇头,缓步离开。

    随后,小西行长又陆续去偷听了几座其他有声音传出的帐篷。

    这些帐篷之中闲聊的倭军无一例外,都表达了对这场战争完全不好看,以及第二次劳师远征的不满。

    小西行长带着小西飞回到了自己的营帐之中。

    小西飞气愤地开口:

    “父亲,我们得想个办法扭转士气,不然这样的军队根本没办法打赢胜仗的!”

    小西行长表情平静,淡淡地开口。

    “那我问你,就算扭转了士气,所有人都和上一次那么勇猛,就能赢了?”

    小西飞顿时哑口无言。

    上一次前来的,可是追随丰臣秀吉刚刚统一了倭国,士气和战斗力都在巅峰的倭军!

    这一次呢?由于倭军折损过多,像小西行长所率领的这一万四千人之中,足足有一万人是临时补充进来的新兵。

    比起上一次,战斗力至少下降了五成,可能还要更多。

    若是别人开口,小西飞多多少少还会为了面子嘴硬几句。

    但面前的是自家老爹!

    小西飞叹了一口气,道:

    “父亲,那我们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吧?”

    “之前议和的事情,关白可是……我们不能再犯错被关白抓住了。”

    小西行长笑了笑,平静道:

    “关白不会杀我。”

    这句话,他说得异常笃定。

    顿了顿,小西行长又开口道:

    “但你说得对,我们确实应该要做些什么。”

    说着,小西行长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封信,交给小西飞。

    “你立刻派可靠人手,秘密北上前往王京(汉城),务必要把这封信交到大明主帅麻贵的手中。”

    小西飞拿着信,有些疑惑。

    “父亲您是要用反间计?还是要假装议和争取时间?”

    小西行长笑了笑,道:

    “你为何不自己看看?”

    小西飞这才注意到信封并没有封口,便抽出信纸,阅读起上面的内容来。

    读着读着,小西飞不由脸色大变,抬头不敢置信地看着面前的小西行长。

    “父亲,您怎么把第一军团的所有情报都写在上面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