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免费小说网 www.mfxs.org,最快更新大明海事最新章节!

 唐大都督仰着头,轻轻笑,“李朝成桂者,战神也!”

    崔蓬喝了一杯茶,说:“战神固然令人崇拜,但也令人害怕。例如洪武朝的百官们都讨厌李成桂,他们认为他野心勃勃,包括洪武皇帝,他也不喜欢李成桂。因为李成桂将女真人收拾得服服帖帖,而大明王朝从未对女真取得过这样的压倒性的成功。”

    唐纵头一偏,用一种含笑的眼色看崔蓬,“戚将军是觉得我大明朝无人了?”

    “大都督也不要妄自菲薄,您不是人吗?”崔蓬捏着杯子,“蒙古的汗王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儿子窝阔台取得了集中领导权,那时候的蒙古大军简直所向披靡,元军队所有的胜利,他们战绩中最鼎盛的辉煌都是在权利最集中的时候产生的。而窝阔台死后,蒙古政权分崩离析,包括军队的力量也开始分崩瓦解,再没有一个汗王能完全领导这些强悍的蒙古军队,很显然的,他们需要一个汗中之汗。”

    “‘汗中之汗’,有意思,真的有意思!”唐纵笑起来,“没错,蒙古人需要一个真正的汗王,就像成吉思汗一样的汗,也就是你口中的‘汗中之汗’。”

    崔蓬道:“其实蒙古人不能完全理解甚么是继承制度,包括功勋与爵位。蒙古人善战,他们只承认能力与功绩,他们的队伍中只认可最有能力的强者,于是他们蔑视所有继承了勋位和荣耀的人。

    这种崇拜绝对强势和能力的特质并不能完全符合元朝继承制度,有的时候,继承了荣耀功勋的人并不是能力最强者,蒙古族人的信仰和绝对权利掌握者发生了冲突。于是元朝的皇庭里充满了阴谋、吵闹、斗争,甚至战争。

    与此同时,大明王朝里的那些聪明的文官们窥见了蒙古人的缺陷,他们开始采用分化、诱惑等手段去控制蒙古人,大明王朝希望对蒙古的统治逐步合法化。”

    唐纵没有做声,他承认崔蓬说的是对的。这是大明朝高级将领间心照不宣的秘密,包括洪武朝的冯胜将军都对蒙古战犯格外优待,大明朝一直企图对蒙古人进行和平统治,这是洪武皇帝要做的事情,是永乐皇帝要做的事情,也是所有大明王朝皇位后继者们正在做的事情。

    “洪武十一年,元顺帝的王子爱猷识里达身亡,九年之后,蒙古将军纳哈出投降。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大将军又击败了蒙古族最后一位强势的汗王脱忽思帖木儿,蒙古人重塑政权无望了。”

    唐纵瞧着面前的女人,“这是你的想法,还是崔德的意思?”

    崔蓬继续道:“没有人能取得蒙古的统一领导权,不止是大明朝的文武百官们知道了蒙古人的缺陷,现在女真人也知道了蒙古人的缺陷,他们将蒙古的军事头目们看成是巨大的屏障,并且把成吉思汗的后代们当成傀儡,抵挡大明朝的马蹄。”

    外头天色已经黑了,冬生进来掌灯,他一进来就不肯走了。

    唐纵承认戚英姿的理论很有一套,尽管这些理论很有可能不是出自她一个女人的脑子,唐纵极其怀疑这些策论都是朝鲜国有名的战将崔德的军事想法。

    但无论如何,他不能和戚英姿明说,不能明说其实大明朝并没有再去扫平蒙古铁骑的能力。不止是现在没有,即使是回溯到大明军事能力最强悍的洪武朝,洪武皇帝可能也没有踏平辽东的能力。

    当年大将军蓝玉的确击败了蒙古汗王脱忽思帖木儿,但在取得胜利之后,蓝玉就开始收缩,他并没有深入蒙古草原进行清扫。当年已经胜利的远征大军都没有轻易涉险进入草原地带,可见明王朝根本没有打算对这些草原地带保持长期控制。

    既然野心勃勃的洪武皇帝都默认放弃辽东外头的草场,更不用说军队能力早已退化的今日。

    在武将辈出的洪武朝之后,永乐皇帝也企图招抚分化这些蒙古人,他选出蒙古联盟里的某些部族,他给蒙古人礼物、头衔,还有各种优惠去安抚他们,希望他们安分守己,与大明朝结成同盟。

    兴许是蒙古人的血液之中有掠劫好斗的天性,他们接受了永乐皇帝的礼物,但仍然与大明王朝有尖锐分歧,甚至蒙古内部又开始动荡,他们回答说要杀掉来自大明朝的使臣。

    从早期明朝文臣的观点来看,正因为蒙古人不愿意接受大明的招安,才导致蒙古内部分裂。从永乐皇帝自己的观点来看,他为东部蒙古不响应他的安抚并杀害他的使臣的举动感到震怒,永乐皇帝要招揽他已经招安的蒙古部族去对付那些不肯投降的部落。

    永乐帝对蒙古诸部分而治之的政策很有些效果,后头他决定趁着蒙古内战,派遣大将军丘福去交兵蒙古。

    据大明朝自己的文官记载,永乐帝与蒙古这一战,出动了十万军队。

    可惜丘福骄傲自大,他钻进了蒙古人的圈套,蒙古人诈退,丘福带兵深入斡难河(现蒙古共和国与黑龙江交界处)以西,最后丘福将军与士兵失去联系,明军兵败,丘福本人亦战死。

    大明与蒙古之间是一部说不尽的血肉与战争史,丘福战败刺激了永乐皇帝,他打算亲征。

    永乐庚寅年丁酉月壬子日,永乐帝亲征到克鲁伦河北岸,明军打败了东蒙古的阿鲁台,接着大明和阿鲁台维持着脆弱的停火关系。

    永乐皇帝在对抗蒙古人的时候处于更强有力的地位,特别是在阿鲁台帮他粉碎了瓦剌部之后,永乐帝给予他和他的母亲册封尊贵的头衔。

    但阿鲁台期望的是永乐皇帝给予他一些商业特权,等他的期盼落空之后,叛逆之心又起,阿鲁台杀死了边境城堡兴和的将领,并且洗劫城池。

    他促使永乐帝第三次亲征蒙古,并且这回明军足有二十三万之众,阿鲁台龟缩,导致明军扑空。

    后头阿鲁台又开始滋扰边境,导致永乐皇帝第四次亲征,阿鲁台依旧避开了明军的追击部队。

    再后来,蒙古继续滋扰大明边境,永乐皇帝第五次亲征蒙古,蒙古人避而不见,而永乐皇帝也死在了这次北伐的归程中。

    永乐皇帝对蒙古的政策并不连贯统一,他一边追求对蒙古国分而治之,但坚决不给予投合的蒙古人更多的权利和优惠。令一边永乐皇帝又坚持扩张,甚至五次深入草原内部,他的理念与中国某些温和内收的治国传统有些背驰。

    永乐皇帝死后,明王朝不再扩张征服,因为过分扩张耗费过大,而在消耗又没有收到相应的成果之后,这种军事扩张便受到非难。

    宣德一朝终结前,郑和下西洋被停止,明帝国的皇帝们不再与外国人交往,削减与友邦贸易通商的过大开销。明王朝走向了一个追求稳定内和的时期。

    夜凉如水,唐大都督心中的念头百转千回,他甚至将蒙古到女真的头领在心中逐一筛选了一遍,他不知道这些女真人是不是真的如戚英姿所说的这般诡计多端。他不知道女真人是不是真的假装和大明朝议和,然后借此躲避朝鲜对他们的追击。

    唐纵正要问问朝鲜国内对女真的政策,崔蓬就已经换了个话题,“听说永乐皇帝纳了建州女真的头领阿哈出之女进内宫当妃子,是不是真的?”

    唐大都督瞟了戚英姿一眼,心道,女人就是女人,一万个话题说到头都是在关心其他女人的归宿问题。这个是真的,当时永乐皇帝正想先与建州女真议和。

    于是唐大都督应了一声,“嗯。”又说:“永乐朝在建州设立卫所,阿哈出的两个儿子都在卫所中任职指挥官。另一边的毛怜女真头领换成了猛哥不花,朝廷赐汉姓,李显忠,他的儿子最后去管辖建州。同一时期,朝鲜国担心大明威胁他们的安全,于是针对女真人的归属问题,朝鲜国和大明朝争夺了数十年,然后大明朝加速建州女真和毛怜女真的汉化过程......”

    唐纵说了一半,忽然不说了,冬生听了一半,正在兴头上,“大都督,你怎么不说了?”

    唐大都督站起来,“跟你们说这些没用,本督饿了,要吃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