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免费小说网 www.mfxs.org,最快更新梨花剑客最新章节!

    南宋绍兴元年,苏州平江府。

    此时距离靖康之难已过去五年有余。自从东都汴梁城破,临安新都换旧都,不知多少东都的高门望族与大户商贾都随着这场血洗中原的战乱灰飞烟灭了。而未经战火洗礼的苏州城中却看不到一丝一毫曾山河破败的痕迹。这里水路发达,人烟密集,短短几年间已一跃成为新朝日益发达的商业中心。

    后世孙家淦评价过此时的平江府:

    “姑苏控三江、跨五湖而通海,阊门内外,居货山积,行人水流,列肆招牌,灿若云锦,语其繁华,都门不逮……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至于那些曾在中原北方洒下的鲜血,东都辉煌的美梦,国破家亡的耻辱,都已随着江南的繁华的风吹散了。

    一匹小红马混迹在鱼龙混杂的商人马队之中出了城,独自向西而去。马蹄声中混杂着一阵清脆的银铃声响,那铃声很急,甚至比那飞奔的马蹄声更急。

    马背上的少女手持一把红棕色的剑,神情肃穆,一席黑衣衬得她尚显稚气的脸庞有些苍白。她驾着马儿一路狂奔,像是在追逐,又像是在逃命。

    越往西走,植被就越是稀少,直到西门关外,已是黄沙漫天。

    许多天的奔波使她的脸色显得很疲惫,面颊深深凹陷了下去,嘴唇也因缺水而干裂,在这样一张苍白而消瘦的脸上,一双本就大而漆黑的眼睛显得有些突兀。她的头发并不十分乌黑,干枯得有些发黄,用一根竹簪子固定着高高束起,毛躁得像一根滑稽得马尾巴。腰上别着一根翠绿的碧玉短笛,是她周身唯一的一点色彩。

    她骑着马儿跑了不知多久,也许已经一整月,也许已经更久。

    西关外的十一月,天亮的时间越来越少。天已擦黑,她终于不情愿地停下来。这是方圆几十里的最后一家客栈了,马儿也已实在太累,她不得不停下修整。

    平顶土坯房的轮廓被边关的风打磨得模糊,西北一年也下不了几场雨,风越来越冷了,房顶上隐约透着一颗星星般大小的光亮,在风中颤颤巍巍地抖动,似乎是一只失落荒原的萤火虫。

    少女有些惊奇,这样的天气里,这样的地方,实在不应该出现一只萤火虫的。

    她将马儿牵到马厩,喂了些草料,见到马厩里已经停着另一匹马——一匹这些天来她已经十分熟悉的白马。她的脸色又苍白了些,不禁将手中的剑握的更紧。

    一把梨花木剑。

    梨花木上的香气很幽微,这种香气让人想起初春的东都城——东都的梨花一向开的很早。

    她栓好马,夜色渐浓,一个枯槁消瘦的老头走出来,在店门口挂了盏昏黄的灯。

    十一月的夜晚已十分寒冷,空旷的官道上只有这孤零零的一家客栈,也只有这孤零零的一盏灯。

    少女衣着单薄,嘴唇已经冻得发青,她跨进店门,果然看到一个身穿黄色襦裙的女人正坐在正门口的一张桌子旁笑眯眯地看着她。

    那女人没有佩剑,腰上别着一朵玉质的佛兰花。她的年纪比黑衣少女年长几岁,看起来丰腴美艳,一颦一笑间既还有些少女的清纯活泼,更有说不清的成熟妩媚,谁被这样一个女人看上一眼,总是会有些难忘。

    这少女挑了张靠墙边离那女人最远的桌子坐下,店家崔老头儿为她端来一碗阳春面和几碟小菜,在这种荒村野店,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吃食。她一言不发,低下头开始吃面,余光却一刻不停地观察着那女人的动静。

    这一月来她日夜兼程地赶路,但无论她如何快马加鞭,这女人却总能先她一步,最可怕的是,她看起来是那样游刃有余。

    “你一定也注意到了,是吗?”那女人伸出一根青葱似的手指,向上指了指,“好几天了。”

    那黑衣少女一声不响,只低头吃面。

    那女人眯着眼睛笑道:“对方一丝声响也无,内力深不可测。”她的声音听起来欢快而甜美,比她的外表要年轻许多。

    “若不是他发冠上的一点点光亮露出了破绽,你我都根本发现不了他的。”

    黑衣少女拿着筷子的手停顿了下,片刻又挑起面往嘴里猛塞了起来,似乎是饿的厉害。

    “你不怕吗?你绝不是他的对手。”那女人摊了摊手,“当然我也不行。”

    黑衣少女并不答话,一碗汤面很快就见了底。

    女人十分耐心,看着黑衣少女吃完了面,才走过来坐在她的桌旁,喊道,“店家,拿一壶烧酒!”她双手伏在案上,一双带笑的眼睛盯着那少女苍白的脸看了又看,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那黑衣少女的胸膛剧烈地起伏,似乎是再也忍受不了捉弄,冲那女人喊道,“你呢?你又跟着我干什么!”她的声音有些颤抖,显然实在极力压抑着愤怒,或许还有些恐惧。

    那女人也不恼,笑咪咪地说,“我没跟着你呀,是你追着我的。”

    那黑衣少女的脸因愤怒涨得有些发红,倒显出些许人色来,她冷冷地道,“你想找死?”

    那女人对她无礼的言语并不着恼,她道,“我只是想和你交个朋友。我虽打不过你,但你也跑不过我,不如陪我喝一杯酒,交下我这个朋友,你得到的一定比你失去的多。”

    她似乎有种天生的自信,这种自信让别人很难拒绝她,“边关偏远没有好酒,但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心,也是能交到好朋友的。”

    那黑衣少女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半晌才不情不愿地吐出两个字。

    “郭珩。”

    “秦蓉,”那女人斟了两杯酒,一杯递给郭珩,自顾自地用自己的那只陶土的杯子碰了碰郭珩的,道:“你今年十六岁,我年长你些,以后我就叫你阿珩了。”

    郭珩握着陶土杯的手指已泛起了青色,她似乎欲言又止,想了想还是说:“你认识我。”

    她没有发问,她对这问题的答案已经很笃定。

    秦蓉笑着道,“我只回答朋友的问题。”

    郭珩脸色难堪,她勉强喝下面前的酒,那只陶土杯上已留下了几个淡淡的指印。

    秦蓉温声笑道:“阿珩,你是不是要到西夏白虎堂去?”

    郭珩嚯地一下站起来,她全身微微发抖,右手已紧紧握住了那木剑挡在身前。她死死地盯住那女人,以防她突然掏出什么暗器,但见她笑意盈盈地看着自己,一双美丽的杏眼似有调笑之色,她忽然觉得有些懊恼。

    小时候每当自己做了什么蠢事,母亲也是这样笑眯眯地看着自己,仿佛她的什么心思都逃不过这样一双眼睛,她只好放下剑,灰溜溜地坐下。

    秦蓉给自己倒了杯酒喝了:“如今武林的各路豪杰都在赶往白虎堂,我知道你要往那儿去也没什么稀奇,”说着又倒了一杯满上,“只是不知道给你发请帖的人是谁?”

    郭珩迟疑道,“什么请帖?”

    秦蓉奇道,“难道你不是去参加白虎堂掌门夏空人的葬礼?”

    郭珩的脸色霎时变得幽暗惨白,她尖着嗓子问道:“夏空人死了?什么时候?”

    秦蓉更奇道,“一个月前,怎么,你不知道吗?”

    郭珩低下头,烛火中她的脸色变得阴冷,带着难以名状的恐惧。

    秦蓉疑惑地问,“你是去找夏空人的?你认识他?”

    郭珩摇了摇头。

    秦蓉又问,“如今你知道他死了,还去吗?”

    郭珩的脸色忽明忽暗,半晌,像是想定了,她点了点头,抬起头仔细打量着秦蓉。

    她亲人早亡,自拜师后甚少下山,一生中算得上认识的人屈指可数,更别提有什么朋友。秦蓉明艳娇美,妩媚动人,任何人见了她一面都会过目难忘。但她想了许久,又实在想不起在哪里结识过这样一个女人。这个人不遗余力地跟了自己一月有余,难辨是敌是友,郭珩心中明白,与其再这样猜测下去,不如先下手为强,总好过后下手遭殃。

    她既想定,暗暗运起内力,手中捏了个剑诀,烛火摇曳间墙上二人的影子忽明忽暗,秦蓉似乎没发现什么,依然自顾自地喝着面前的劣质烧酒。像她这样的女人,本不该喝这样的酒,但她一点也没露出什么不满,反而显得十分惬意。

    郭珩正要出手,忽然听到一个粗狂的声音喊道:

    “崔老头!这个月的例钱准备好了没有!”

    几人抬起头来,见一个身高八尺的虬髯大汉拖着一柄百来斤重的巨斧跨进门来,那崔老头本就佝偻的身影被这声音震地枯枝似的抖了抖。

    烛火下,他骨瘦嶙峋的脊背倒映在墙上似是一道鬼影。

    他连声哀求道:“薛大爷,这几个月天气太冷了,这官道上根本没有商队这个时候北上,求您宽限几个月,来年春天,我一定多加两分利息给您补上!”

    那姓薛的大汉将那巨斧往地上一砸,砸得崔老头又抖了抖。

    薛大汉冷笑道:“我倒是无妨,只是不知你儿子再多砍几根手指,还能不能拿得起笔来写字!”

    郭珩和秦蓉这才注意到那酒柜旁坐着一个脸色蜡黄的青年人,似是在记账,他全身筛糠似的发抖,握笔的右手上缠着一块又脏又厚的纱布,两根手指已叫人削去了。

    郭珩盯着那姓薛的大汉,眼眶已有些发红。

    崔老头儿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道,“五成!等开春了,我多给您加五成的利息!薛大爷,我求求你,求求你了!”他的头用力地在地上撞了一下又一下,不一会儿已撞得鲜血直流。

    郭珩看着这一切,眼中似乎也要滴出血来,她冷笑两声道:“我替他付十个月的例钱。”

    薛大汉一愣,这才注意道客栈里还有两个年轻姑娘。他见秦蓉面若仙子,一双桃花杏眼竟然丝毫无惧,直勾勾地盯着他似有笑意,不觉心花怒放,随即放声大笑道:“崔老头儿,你交不上钱来,就送两个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