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免费小说网 www.mfxs.org,最快更新不被触及的真相最新章节!

    8月11日,盛夏,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几天。

    苏城的游人一点也没有受到炙热的影响,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地挤过平江桥,挤进苏城古老的巷子里,或举着自拍杆或拿着鸡头稳定器,晒红的脸庞经过美颜相机的修饰泛出透亮的白。

    忽然几滴雨珠落下,人群略显忙乱,有人撑开了雨具,有人找寻着避雨场所,有人计算着回家距离。随着几声闷雷,人群才惊慌了起来,看来一场暴风雨已经不可避免。

    干将路农行像往日一样依旧忙碌着,办事的人轮番在叫号机上刷过身份证明,等着柜台小姐的笑语相迎。朱建华面无表情地站在VIP室门口等候着,这样的事每个月都会重复。他不太关心里面的人这次要带走多少现金,也不在意排队的人艳羡的眼神。他唯一要做的是保证这些钱能够安全地锁进财务室的保险柜里。

    清点好钱款,苏荷和银行经理热情地告了别。穿过大堂的时候,保安老宋护着俩人走到门口,外面已经弥漫出阵阵雨雾,他站在台阶上目送朱建华发动了白色奥迪汽车,心里暗暗地羡慕他的工作——有美人做伴,有豪车相陪。

    没有任何征兆,一声惊雷,大雨顷刻从天上倒了下来,老宋没有防备的湿了鞋子,他赶紧拉开大铁门蹿回大堂。又是几声闷响,透过大堂的落地玻璃,外面已是连天雨幕,奥迪车在水色里白花花的分辨不清。许久,老宋感觉到一丝不寻常,犹疑地走进雨中。一分钟后,农行大堂里响起老宋惊惧的呼喊,随之防盗警铃咋呼得人耳朵生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午后,天气越发的狂燥,黑黢黢的乌云从头顶卷过,一声闷雷打在耳边,让人的血压瞬间爬升,元同泽脱口而出一句国骂;在另一声闷雷之后被灰溜溜地打回办公椅。

    起风,狂风,直扑窗棱,刑侦队老旧的塑钢门窗啪啪直响,仿佛随时准备脱离水泥墙的桎梏,砸向刑侦队的这帮带把或不带把的爷们。

    苏城是中国著名的水乡,有着“人间天堂”的美誉。元同泽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苏城,可以说在苏城的每一条小巷都撒过尿,每一条小河都游过泳。而伴随着成长的三十年也是苏城发展最快的三十年。原本九曲十八弯,布满全城的河道,纷纷砌上青石,供慕名前来的游客观赏,只是那一条条全身透明的游参鱼却慢慢失去了身影;即使在满城绿树成荫、桂花飘香的季节里也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围绕着满城的河道,城市规划者们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画出了内环、中环、外环;苏城也若出怀的孕妇斗然变胖了许多,成为了直径三十公里的特大城市,再也无法用脚步去丈量。

    从警校毕业后,元同泽一直在苏城公安系统工作,三十岁便已成为同城中最年轻的刑侦队长,守护着苏城最古老的古城区。这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老城区平和而安详,苏城人糯软的发音很容易就花解言语中的戾气,连打斗也少有。

    他的生活过得波澜不惊,上学、毕业、结婚、生子、离婚,一切宛若命中注定。在最寂寞的时候一首《黄玫瑰》就可以打发掉;如果一首不行那就再加首陈奕迅的《十年》,抑或吟首小诗:

    城市,漫过了乡村

    古老的旋律被你,撕破

    留下不尽的,乡愁

    在这个早晨,醒来

    细数昨天的伤口

    伤口,已然高楼……

    我,在工位前老去

    目光的尽头……

    这是一栋三层的砖楼,白墙黑瓦,趴满碧绿的爬山虎,大概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楼前屋后种了十几株桂花树,常绿;古城区公安分局就坐落于此,也是元同泽工作的地方,刑侦大队就在二楼。偌大的办公室疏疏落落的摆了十几张办公桌。苏城良好的治安让刑警们并不忙碌,所以刑侦大队的同事时有被经侦队调用的。这样也罢,经侦队的办案条件是出了名的好。

    在一楼的餐厅吃完午饭,回办公室的路上元同泽给儿子的围棋老师打了个电话,简单问了问情况,然后告诉老师孩子的爷爷下午学习结束会去接他,就闷闷的站在窗前看风起云涌……

    随着窗框又一次被摇得“咣当”声,干事小王桌上的电话骤然响了起来。元同泽抬眼看着小王慵懒地打了声招呼后猛然惊叫“元队”,他的心倏地一沉。与此同时办公室的门被大力撞开,三楼办公的张天成局长满脸通红的大喊:“同泽,出发,有枪案。”

    大雨不期而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达躺在长包的贵宾房无聊地倒换着电视台,隔壁地动山摇,莺声燕语;而他却不想要任何服务。

    外面正下着连天的暴雨,他侧过身扒着床沿盯着绣花拖鞋。有那么一瞬间他感觉到拖鞋正慢慢地漂了起来。床下是一股股浑浊的水流,他惊慌地叫着“爸爸”。水面上漂着他最喜爱的白球鞋,那是爸爸攒了半年的钱才勉强买上的,现在正漂在雨季的洪水里,老旧的棚户区挡不住一丁点的雨水,他后悔没有在睡觉前把鞋子放在床头……

    几分钟后,李达拭了拭了眼角的泪水,苏城再没有亲人了,隔壁也已风平浪静。一切都是岁月静好的样子,也许,明天会更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00年历史的苏城水系发达,先人们依水而居。感谢苏城古老的名声吧,三十年的大发展,全民掘地三尺的造城运动中;古城区竟然得到了几乎完整的保留,即使在房价炒上天的浪潮中,古城区也只不过是对道路进行了扩建,对河道进行了疏通挖掘而已,这让元同泽几乎闭着眼也可以在古城区走上一圈。

    路上,张局长只说了句“干将路农行出事了”,便沉脸不语。少有的表述方式让全车警员们兴奋的心情忽然沉重了起来。

    干将路农业银行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元同泽上中学时经常路过,位于干将路与苏城路交叉口东北角。干将路向东500米就是苏城老街最著名的平江河,拱形的平江桥傲然横跨于河上,紧连着平江桥东桥头有个小拱桥,小拱桥垂直平江桥向南跨过平江河的南巷支河,形成了平江上著名的景点——双桥。

    刑侦车队到达的时候,干将路农行已经拉下了卷闸门,门口干将路已经封上了。前期到达的警员正不断地劝离围观拍照的人群。一辆120旋着灯停在路边,寂静无声。

    辖区干将派出所的黄治平所长看到张天成后跑着迎了上来:“张局,元队,持枪抢劫,一死、一重伤。”黄治平原本就是位言语简洁到在这个系统内并不讨喜的人。

    “几人?向哪个方向跑了?”张天成接过递来的雨衣问。

    “目击到一人,向东逃走,男性,身高约一米七五,打一把黑色雨伞,其它情况暂时不清楚,已经上报全城通缉。”黄治平擦了下眼角的汗水和雨水混和液。

    张天城打开警讯通:“我是古城区张天城,干将路农行发生重大抢劫杀人案,疑犯从干将路向东逃走,男,身高约一米七五,撑一把黑色雨伞。现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全城通缉可疑人员并请求周边兄弟城市围堵。注意,疑犯持有枪支,请同志们小心。”关上无线电转头又道:“治平、同泽,上车。我们沿干将路向东追击,其他人留下查证每一个目击者、每一条线索,我回来听详情。治平上车说。”张天成语气平稳而不容置疑。

    张天成,苏北人,年约五十,某部中校转干,已经在古城分局工作十多年,作为分局领导犹喜在一线参与指挥工作,自信而倔强。

    从刑侦队到案发现场,元同泽没有什么插话的机会,唯轻声叮嘱下属黄晨不容闪失。

    在车上,张天成吩咐司机小刘开慢点,大家边悄然观察四周边听黄治平把情况通体介绍了一遍。

    今天周五,苏城市建筑四公司与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