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免费小说网 www.mfxs.org,最快更新万历三大征最新章节!

    援朝军集结朝鲜境,一昼夜大破平壤城

    万历二十一年元月明朝大军集结入朝,此次明朝精选各地精兵,以兵部侍郎宋应昌为备倭总经略主持军务,以李如松为备倭总兵官,提督各镇总兵。刘黄裳、袁黄为赞画,副将杨元将左军,下统参将杨绍先率领宁前等营兵马三百三十九名;标下都司王承恩领蓟镇兵马五百名;辽镇游击葛逢夏领先锋右营兵马一千三百名;保定游击梁心领兵马两千五百名;大同副总兵任自强、游击高异、高策领兵马五千名;南将戚金领车兵一千名共一万零六百三十九名。

    以副将李如柏将中军,下统副将李宁、游击张应仲领辽东兵一千一百八十九名;宣府游击章接领兵马两千五百名;参将李如梅领义州军丁八百四十三名;参将李芳春领兵马一千名;参将骆尚志领南兵六百名;蓟镇都司方时辉领兵马一千名;蓟镇都司王问领车兵一千名;宣府游击周弘谟领兵马两千五百名共一万零六百三十二名。

    副将张世爵将右军,下统游击刘崇正领辽阳、开原兵马一千五百三十四名;原副总兵祖承训领海州马军七百;原副总兵孙守廉领沈阳马军七百零二;原副总兵查大受领宽甸马军五百九;蓟镇参将吴惟忠领南兵三千名;标下都司钱世祯领蓟镇马军一千;真定游击赵文明领马军两千一;大同游击谷燧领马军一千共一万零六百二十六名,另有续到蓟镇步兵两千八百名,及董一奎、刘綎等各路应援军,总兵力在四万八千五百八十五名。

    朝鲜王李昖欢迎李如松到来,李如松谢道:“本将深知殿下焦虑,特率雄兵助殿下收复失地,宋经略尚未入朝,但已指示本将可见机行事。”李昖连声称谢。李如松问可联合参战的朝鲜军还有多少,听到伊斗寿回答仅有八千后,李如松认为八千之数可在祖承训麾下协同参战。

    伊斗寿建议道:“提督,朝鲜军自有编制,贸然加入明军编制必会混乱,还是两军配合作战为好。”李如松反问:“朝鲜编入明军协同作战是否使各位伤及自尊?”伊斗寿答道:“并非如此,值此危局怎会计较自尊,只是突然改变编制,难免有所混乱。”李如松坚称只需听从指挥便不会混乱,朝鲜王李昖也令众臣不必坚持,李昖再行谢过后便请李如松等众将歇息。

    后伊斗寿与郑澈为编制一事再请李昖三思,李昖不解:“为何众卿坚持独立作战,统一号令岂不更加利于战事?”伊斗寿解释道:“我军数量虽远低于明军,但首先必须关系对等,否则日后必被迫事事听从明军指挥。”李昖笑道:“明朝本就是上国,听从指挥也是理所当然,明军数万之众,我军不过八千怎会对等?”

    郑澈再劝:“殿下,我军目前虽少,但收复三都之后,散落各地之军便将陆续会合,现在若听凭明军号令,日后将再难收回兵权。”伊斗寿亦对此心急如焚,深恐朝鲜受明军胁迫,因此再劝:“是的殿下,此战终归是朝鲜与倭寇之战,明朝仅为援助,战争主导应在朝鲜一方才是。”

    李昖稍显无奈,随即反劝:“寡人可并不这么想,想当初是拒绝倭寇前往明朝而开战,倭寇攻我朝鲜也是为再攻明朝,我军也是服从明朝调度而战至如今,寡人只是替皇上作战罢了。所以战争主体应为明朝才是。”

    郑澈、伊斗寿完全不能理解李昖所言理论,李昖则直言不讳:“自朝鲜建国至宗系辩诬,我们可有一次独立自主之时吗?并且学问、思想、制度等,朝鲜根基全部取自于明朝,卿等应当比寡人更为清楚才是。此事到此为止,收复失地听从明朝调度即可。”伊斗寿、郑澈二人无奈而去。

    伊斗寿、郑澈只得面见李如松商议道:“大明天兵援救朝鲜,举国上下十分感激,不过此战朝鲜仍为主体,且熟悉朝鲜情况,请提督谅解,还是互相配合作战为好。”李如松问是否为朝鲜王之意?郑澈解释道:“比起了解主上殿下之意,我等更在意提督之见,所以特地赶来商议。”

    李如松则说道:“既然如此,朝鲜军自然可以独立编制,本将并无异议。不过既然朝鲜如此坚持独力作战,就请朝鲜先攻平壤,我军在后压阵支援即可。”伊斗寿听出弦外之音,愤愤无语,旋即离去。

    次日柳成龙觐见李昖,李昖向柳成龙询问关于编制的意见,柳成龙答道:“从根本上说,伊斗寿、郑澈二人的主张并无过错。但事分轻重缓急,自家失火之时不论是使用自家水或是他家水,必须以灭火为先,所以臣以为现在并非追究名分之时,当务之急为收复平壤,在那之后若我军持续战胜,全国官兵云集,独立行事则轻而易举。”李昖深以为然,令柳成龙代表朝鲜大朝协助明军收复平壤并任命平安道都体察使给予便宜从事之权。

    李如松意欲趁日军尚不知明朝大军入境的情况下突袭平壤,正在安州部署之时,游击将军沈惟敬前来求见,李如松当即便令将沈惟敬就地正法。沈惟敬大呼冤枉,忙问所犯何罪?李如松道:“你一介市井商贾未得朝廷公开受命便敢冒充大明使臣在朝鲜耀武扬威!大明立国至今从未与敌寇和议先例,你竟敢擅作主张私下与倭寇定立和议,丧我国威,其罪可诛!”

    沈惟敬辩道:“军门息怒,小人冤枉!小人乃受兵部尚书之命领游击将军之职来此拖延时日,定立和议也是麻痹倭寇所为,请军门明察!”李如松怒道:“放肆,见事迹败露还敢牵扯朝廷重臣!真是奸猾险恶。立刻斩首!”

    其弟李如柏见状轻声劝道:“兄长息怒,依小弟之见此人还是不杀为好,一来倭寇确实被其迷惑,二来若此人真与兵部尚书关联紧密,现在杀之必有后患。”李如松思忖片刻忽心生一计,随即释放沈惟敬并命人前往平壤传达和议意愿。令命刀斧手在府山院暗中准备,待敌主将前来便一举拿下。

    小西行长收到明军和议请求,见明朝已准许所请,十分欣喜,日军众将也同样兴奋。小西行长问来使沈惟敬身在何处?来使答道:“沈游击年事已高腿脚不便,已往府山院等待您前去相见。”小西行长送走来使后便准备动身,宗义智劝道:“岳父大人,我担心这有可能为明军陷阱,是否由我先去探路为好?”

    小西行长道:“大可不必,沈惟敬孤身一人都敢独闯敌营,我又怎能胆小怕事。”宗义智再劝:“这毕竟关系全军生死,未免万一还是小心为上,我先去探路若再向您回报,请您务必答应。”小西行长也认为如此较为妥当,便令宗义智带一队人先去查探。

    宗义智率二十人来到府山院受到了明朝官员的热烈迎接,但院中早已暗藏伏兵。本应等待信号但副将李宁急不可耐,见日军进入府山院便立刻下令围杀,宗义智见状不好,带队拔刀迎战,双方战成一团,宗义智领数人杀出重围逃回平壤报信。

    李如松听报日军主将小西行长并未出现,只斩杀十几名日兵,知机密已泄便立刻传令全军即可攻打平壤。小西行长知明朝大军来袭,立刻部署城防,经过休整之后的第一军经过兵员补充已达到一万八千的兵力,小西行长在七星门、芦门、含毯门、普通门及城外牡丹台各部署日军两千,自领主力七千压阵,令置一千伏兵于城内,平壤戒备森严只等明军来攻。更有日军三番队援军大友义统部六千余人已进驻凤山,小西行长自思并非不能一战。

    李如松则令朝鲜休静大师领僧兵三千配合吴惟忠的三千南兵合攻牡丹台、令中军副将杨元,右军张世爵领军一万攻七星门、令左军副将李如柏、参将李芳春领军一万攻普通门、令祖承训领军一万攻含毯门、另令李镒率朝鲜军八千攻芦门、再遣李宁等领精兵于东门外沿江埋伏,李如松、李如梅、李如梧等领九千兵马压阵并令攻城之时先以夺占平壤为要,不得抢夺首级而贻误战机,众将领命。

    城北牡丹台地势险要为明军首攻目标,明军意图即便攻克不下也需围堵此处以防日军从此处包抄其他城门的明军。面对平壤明军阵地火炮齐鸣,虎蹲、弗朗机连射不断,无数石块铅弹从天而降砸落城头,日军多有死伤仍冒死重整队列。数轮炮击之中,每发日军动辄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